微信客服 推荐
专属客服,沟通更便捷~

电话客服
如遇忙线,请稍后再拨~

被誉为“中华战舞”的英歌舞威武豪迈,不仅是英雄、吉祥的象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见证。承载着潮汕人为国家一往无前的志节,寄托着传承千年的民族精神。
靠着这精神的支撑,潮汕人漂洋过海,在战争时期挺身而出,在和平年代开拓进取。
也因着这精神的联结,无论漂泊再远,他们心中始终怀着对故乡的眷恋,遥远的思念化作永远的乡愁,浪打不熄,风吹不散。
4月4日至5日,大型民族舞剧《英歌》将来到杭州大剧院,于舞台之上,演绎穿越时空的英歌传奇。
大型民族舞剧《英歌》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出品,是广州歌舞剧院继舞剧《醒·狮》《龙·舟》的又一力作。全剧以 “中华战舞”——英歌贯穿本剧始终,融合少男少女的成年礼“出花园”、闻名遐迩的木雕、铁枝木偶、潮绣、牛肉丸、潮州油纸灯笼等非遗元素,将“英歌”描绘为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力量,成就了剧中青年一次对内心的探索和自我成长的旅程,更是展现了中华儿女对文化的传承、历史的铭记和对未来的追求。
舞剧《英歌》讲述当代潮汕青年陈心远的一场奇幻之旅,在另一个精神时空,他遇到了素未谋面的父亲及先辈,通过击打英歌槌帮助母亲了却心愿。全剧以非线性叙事结构,多维度空间叙事构成。通过正向、反向叙事,带给观众“恍然大悟”的感觉。通过演员肢体构成多维度叙事、多场景叙事、记忆碎片、时空裂隙等艺术构成方式。剧中父亲陈文耀和母亲林巧儿的经历,正是无数潮汕人、中国人的家庭写照和奋斗缩影,通过润物无声的精彩演绎承担起以非遗为媒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使命,使得该剧成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新标杆。
作为民族民间舞蹈,英歌从样式感、形式感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一个舞蹈语汇。舞剧《英歌》巧妙地将传统英歌舞、非遗元素与现代舞台艺术手法相结合,不仅保留了英歌舞的原始韵味,更赋予其新的时代感和审美价值,观众在欣赏中感受到东方艺术的独特魅力,看到“中华文化”内在的民族精神支撑。木槌叩击、翻飞跳跃,演员们以刚劲雄浑的姿态舞至高潮,鼓点中见势、舞步中显气。剧中既有热血沸腾的群英会站、英歌群舞等场面,展现出英歌舞的豪迈飒气;也有细腻动人的双人舞、独舞段落,刻画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刚柔并济,引人入胜。
在舞美的设计上,主创团队选择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力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舞台的写实部分融入了现实主义的元素,尤其是在对诸多场景的放大与解构上,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提取了富有象征性的核心元素。通过传统元素意象化、风格化处理,结合现代设计语汇,以特殊的装饰线条、均衡布局的色块、变异概括的图案来重新构建一套属于舞剧《英歌》独有的中式美学,描绘一幅循古而不泥古,古朴而不古板的热血英雄群像。
当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家族文化、宗祠文化依然是中华文化中的独有特色,是凝聚家族成员情感与力量的重要象征。广州歌舞剧院以舞剧形式对潮汕英歌进行创新性呈现,既保留了英歌的核心文化元素与精神内涵,又通过现代舞台艺术手段对其进行重新包装与演绎,使其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从而让古老的英歌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潮汕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并不断拓展影响力。
三江出海,一纸归潮。
传承的血脉,浪打不息,风吹不散!
4月4日至5日,让我们相约杭州大剧院,用舞台艺术感受传统非遗的别样魅力。
订票说明
网上订购请提前选择您意欲购买的演出和票品价位,根据流程提示完成订票。
退/换票说明
票品为有价证券,非普通商品,其背后承载的文化服务具有时效性、唯一性、稀缺性等特征,如非演出变更或不可抗力因素,一经支付,不退不换,敬请谅解!
票品支持
快递配送/电子票
入场须知
1.观众入场请自觉接受安全检查,并保持安全间隔有序排队检票。
2.迟到观众需在场外等候,听从工作人员安排进场。请您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尽量提前抵达剧院,以免延误观演。
3.入场后,请严格按照票面指定区域和座位对号入座,请勿在演出期间换座,文明观演。
温馨提示
1.购买前请您提前规划好行程,做好相应准备,以免影响您的正常观演,感谢您的理解和配合。
2.若演出受不可抗力影响延期或取消,本平台将对演出票订单按照项目官方通知方案进行处理,其他因观演发生的费用需由您自行承担。
禁止携带物品
由于安保和版权的原因,大多数演出、展览及比赛场所禁止携带食品、饮料、专业摄录设备、打火机等物品,请您注意现场工作人员和广播的提示,予以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