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客服 推荐
专属客服,沟通更便捷~

电话客服
如遇忙线,请稍后再拨~

万里丝路,千年沧桑。
敦煌是西去的分叉路,更是东归的驻泊湾。
这里的故事如同万千砂砾,又如漫天繁星,灿烂而永恒。
当大漠的月光爬上莫高窟檐角,一队风尘仆仆的驼影正穿越时光而来。
9月22日,舞剧《敦煌归来》邀你走进海门大剧院,解密敦煌舞姿的基因密码。
原创精品舞剧《敦煌归来》由青年舞蹈艺术家胡沈员出品、制作并担纲总编导,以晚唐时期的敦煌“信使团”为故事背景,演绎了一段关于家园与信念的传奇往事。全新改版升级后的《敦煌归来》由深圳当代舞团这支年轻团队引领观众走入传统文化中的烟火人间,实现一次跨越千年的致敬、书写一份直达当代人心底的信笺,体悟奋斗青春与家国情怀的同频共振。
据文献记载,唐贞元二年(786年),沙州(今敦煌)失陷,直到大中二年(848年)才重新回到唐朝的怀抱。沙州城收复后,归义军急派出押衙高进达等组成的信使团向长安传达讯息,以明归国心志,并向唐中央请求支援。舞剧《敦煌归来》的故事背景即发生在这一时期,剧中的许多场景亦是以敦煌壁画作为创作基础。
全剧通过“铭记、集结、追捕、启程、虚惊、夜袭、英灵、绝境、信念、祈愿、献图、归来”共十二个篇章,刻画了信使团穿越戈壁、历经追杀的激烈旅程。剧中士兵、僧人、乐工等角色交织,以舞蹈语言重构了敦煌壁画中的“送行”“燃灯”“遇盗”等经典场景,意象化地重现敦煌壁画中的文化内容,让文物以舞台艺术的方式“活起来”。
《敦煌归来》以男子敦煌舞为突破点,通过男性舞者的肢体语言魅力,糅合历史与现代审美,描绘了敦煌文化的独特风貌。在舞蹈编创上,主创也尽可能以更“走心”的方式呈现剧目。基于故事逻辑的调整,不仅让高进达成为的绝对的C位,还使本剧在舞蹈表现形式上有了新的展现——融入现代舞的方式,包括舞段的串联、肢体的连接等。在剧情上加入“燃灯节”“琵琶舞”等传统艺术形式,展现出更具烟火气的敦煌。市井生活气息洋溢在舞台之上,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繁华的古代丝绸之路。
舞剧《敦煌归来》以艺术的想象着力展现敦煌文化所承载的美学风格与精神内涵。从敦煌壁画中遴选主要场景,并采用12个大型立方体沙块,延绵起伏,随剧情推移重组,时而变化成市井建筑,时而延展为征途。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城墙、残垣断壁、院落等不用空间和意象。最终形成的是一块完整的领土,缺一不可,来形成最纯粹的敦煌印象。
此外,《敦煌归来》尝试在小角色身上设计更多的细节,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塑造了士兵、僧人、乐工等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赋予不同的人物设定,使他们人物性格更加强烈,主打一手“有故事、有牵绊”;像是剧中的“石婆”、“店小二”等角色,哪怕是坏人,其背后都会有一面是人性的弧光。并非单纯地去“舞绘”或“活化”某件文物,而是以艺术想象补缺历史的空白,对文化记忆进行现代阐释。
莫高窟内的壁画如同诉说着生命万物和前世今生,那些守护敦煌而燃烧了整个青春和余生的守护者们,仿佛是一个信念,也是生命。风沙会掩埋足迹,但灯盏永不熄灭。每一次的归来,不是作为被瞻仰的符号,而是作为依然跳动的文化心脏。敦煌从不是凝固的标本,它是活着的基因库。正如剧中“英灵”的群舞,燃灯从个体掌心传递成星河,舞者们如同洞窟内守护千年的神佛,用古老的仪式在当下剧场里完成精神的复调。
9月22日,让我们相约海门大剧院,共赴这场穿越千年的信念之旅。
订票说明
网上订购请提前选择您意欲购买的演出和票品价位,根据流程提示完成订票。
退/换票说明
票品为有价证券,非普通商品,其背后承载的文化服务具有时效性、唯一性、稀缺性等特征,如非演出变更或不可抗力因素,一经支付,不退不换,敬请谅解!
票品形式
快递纸质票或电子票,具体以实际出票为准。
入场须知
1.本场演出1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3.迟到观众需在场外等候,听从工作人员安排进场。请您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尽量提前抵达剧院,以免延误观演。
4.入场后,请严格按照票面指定区域和座位对号入座,请勿在演出期间换座,文明观演。
温馨提示
1.购买前请您提前规划好行程,做好相应准备,以免影响您的正常观演,感谢您的理解和配合。
2.若演出受不可抗力影响延期或取消,本平台将对演出票订单按照项目官方通知方案进行处理,其他因观演发生的费用需由您自行承担。
禁止携带物品
由于安保和版权的原因,大多数演出、展览及比赛场所禁止携带食品、饮料、专业摄录设备、打火机等物品,请您注意现场工作人员和广播的提示,予以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