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战火撕裂山河,当尊严被踩在脚下,一个四世同堂的家族如何守护最后的体面?
8月15日至16日,河南省人民会堂,老舍经典作品《四世同堂》邀你于舞台之上,领略北平世界的市井沧桑与家国深情。
时间:2025-08-15/16 19:30
地点:河南省人民会堂
门票价格:98,180,280,380,480
剧目简介
全剧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对北京的市井风情,则是结合剧情需要,随时点染,“老北京人”的豁达、正直、友善、诙谐和那逆来顺受、固守陈规以及自命不凡的人物个性在剧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随着说书人的开场念白响起,三言两语间,老舍笔下浓郁到化不开来的北京味道,在舞台上层叠而起。
乱世胡同演绎悲欢离合
《四世同堂》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被老舍先生自认为“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文学界将其评为 “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其文学、艺术和思想、社会价值超越于《茶馆》《骆驼祥子》等作品,更被称为“值得每一代中国人阅读的文学经典,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珍藏的民族记忆。小羊圈胡同里,祁老人的固执与慈祥、祁瑞宣的挣扎与觉醒、钱默吟的文人风骨、冠晓荷的卑微与背叛……每一个人物都鲜活而立体,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悲欢离合。
老舍经典作品《四世同堂》以其独特的京腔京味儿说唱小调和韵律,将话剧、曲剧和舞台剧的元素完美融合。短短两小时内,观众仿佛被带回了抗战时期的北平,见证了小羊圈胡同在民族危亡、家国磨难中的变迁。在结构和演进上话剧化,唱段巧妙地融入故事之中,丝毫不显得突兀,使得这种戏曲形式更容易被外行观众接受。民乐团的伴奏恰到好处,为观众带来了一种不同于传统话剧音乐的独特感受。
文学经典的舞台重生
北京市曲剧团将近百万字的《四世同堂》搬上舞台,对原著情节进行重新组合,以祁家苦难、分化、反抗的历史为主线,讲述了老北平的故事。早在二十多年前,著名导演鲍黔明和北京市曲剧团导演张绍荣就将《四世同堂》搬上过舞台,并在演出中获得过不错的反响。如今再次重排,主创团队在尊重原版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提高,将原有的抗战主旋律淡化,更加强调老北平人的思维逻辑与生活状态,在有限的舞台空间生动地再现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北平。
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老舍经典作品《四世同堂》对故事情节进行重新组合和改造。将原著中三个家庭改为重点突出老派市民的祁家、小官僚小汉奸的冠家,并将重墨集中在祁老人、瑞宣、韵梅身上,着力渲染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安于小家平和、逆来顺受、彷徨到悲愤、求索、抗争之思想和情感的演变过程。
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四世同堂》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剧中所呈现的“家”烙印深深地镀上了中国两千年漫长封建社会产出来的“孝”,而“国”烙印则深深地镀上了当时国难当头时期中国民众保守苟安与热血抗争的现实境况。
老舍经典作品《四世同堂》
8月15日至16日
相约河南省人民会堂
重温这一首不平凡的平民史诗
相关推荐
半个多世纪前,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祁家、冠家、钱家三户人家,在抗日战争时期里,他们斗争,他们忍耐,胡同里的特殊文化生活,将如画卷一般呈现给每一位观众。 时间:2025-08-1
17个家庭,130个人物 旧派市民身上弥漫着痼疾和悲哀 底层平民身上透着正直和善良 知识分子身上纠结着脆弱和挣扎 反派人物则充满了可耻和嘲讽...... 《四世同堂》以讲述中国故事特有的文化
7月4日至6日,由新空气演出主办的老舍经典作品《四世同堂》和曹禺经典话剧《雷雨》两场精彩绝伦的演出分别在广州和常州上演,为两城观众们带来了极致的视听盛宴!这两部作品以各自独